2021-12-13 00:00
企業ESG的三優勢
投資人愈來愈能認知到:ESG議題不僅是和公司的ESG評級有關,也很可能對投資產生重大影響。例如,一家有環境汙染記錄、勞動條件差的公司,顯示其ESG相關議題管理能力不足,最終反映在營運效率和財務數據表現不佳,也對公司的投資人(股東和公司債券持有人)造成投資損失。
相反地,優先考慮永續性和社會責任的公司會採取長遠角度來管理組織營運,進而產生長期可靠的利潤使其投資人受益。有研究報告指出,ESG評級較高的企業具備高獲利能力、低尾端風險和低系統性風險的特性。
企業的ESG優勢可透過三個管道來展現企業價值和增強其營運表現,這三個管道分別為:
一、現金流量管道:ESG評級較高的公司比同業更具競爭力,這種競爭優勢可能是來自有效運用資源、更好的人力資本和創新管理。此外,ESG評級較高的公司通常更擅長制定長期的業務計劃和激勵機制。高ESG評級的公司利用其競爭優勢產生超額報酬,最終獲取更高的盈利,而更高的盈利能力將為投資人帶來更高的股息。
二、非系統風險管道:高ESG評級的公司具有高於平均的風險管理能力,使得該公司發生ESG風險事件(例如欺詐、貪汙、腐敗,或訴訟案件)的機率較低。非系統風險發生頻率較低的公司,其股價的下方風險和波動度也會比其他的公司來的小。
三、價值管道:ESG風險低的公司較不容易受到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衝擊。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(CAPM)的框架下,公司的Beta具有兩個重要功能:首先,Beta可以用來衡量公司所暴露的系統風險(即較低的Beta意味著較低的系統風險)。
此外,Beta可以將股票的風險溢酬轉換為投資人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(即較低的Beta意味著較低的必要報酬率╱資金成本)。
因此,較低的系統風險意味著公司的股票具有較低的波動度;除此之外,投資者將要求較低的必要報酬率,也就是公司的資金成本相對較低。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(DCF)框架下,資金成本較低的公司將擁有更高的估值。
透過上述三個傳導渠道,皆可以充分地展現ESG因子如何通過公司的系統風險(較低的資本成本和較高的估值),及公司特有的非系統風險(較高的盈利能力和較低的尾端風險)來影響公司的企業價值和營運績效。<摘錄經濟-◎必◎富◎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
留言板─個股新聞訪客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