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5-16 00:00
公共工程利多 營造族群歡呼
政府有意壓抑房價,使得營建類中的建商族群略顯隱憂,相對的,由於公共工程計畫陸續發包,營造族群則穩健發展。
政府展開連串抑制房價政策,已有投顧業出具報告指出,房市銷售高峰將過,第三季步入農曆7月淡季,傳統建商較無推案利多,且高房價已為民怨之首,隨著年底五都選舉接近,政府恐將推出更多壓抑房市政策,將不利房價後市,下半年台灣房價或有壓力。
相對之下,營建類股中的營造族群,則受惠政府擴大公共工程預算,相關營造廠訂單滿檔,對今年表現多充滿信心,使得營造產業在政府預算的撐持下,今年景氣前景受期待。
政府今年擴大支出,使水泥、鋼鐵、以及營造等相關業者全面受惠。其中尤其是營造族群,由於三千多億工程計畫陸續發包,建國(5515)、中工(2515)、新建(2516)等訂單滿檔。
金融風暴時,消費力道驟減,民間投資急踩煞車,使政府支出成挽救經濟主力。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資料顯示,今年度共計列管248項計畫,可支用預算高達3,804億元,其中較大的包括老舊眷村改建計畫、東西向快速道路後續建設計畫等。至4月底,實際執行約992億元,整體計畫達成率約26.08%,進度仍稍微落後。
據了解,包括中工、新建、建國、工信(5521)等,由於承攬國道1號五楊段拓寬工程、機場捷運、高雄鐵路地下化等案,各家手中在建工程數量,可望創近3年來新高。其中建國目前到手的在建工程量已接近200億元,且大部分是高單價的房地產興建工程,平均毛利率在8%以上。
此外,中工今年預估取得的公共工程金額將超過百億元;新建手中在建工程量已經接近200億;達欣工在建工程也超過180億;工信的在建工程則超過250億。在政府積極做多下,對營造廠今年的營運表現,可說是一大進補。
營建業 | 聯合吳文淵 | 點閱(???)
留言板─產業動態新聞訪客回應